赡养老人支出可抵扣个税,呼应了公众期许
【热点介绍】
8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二审个税法修正案草案。与一审稿相比,二审稿拟作“赡养老人支出纳入专项附加扣除”等五处修改,在抵扣项目上做了较大幅度调整。公开资料显示,个税法在一审稿时增加了5项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在二审稿时,进一步将赡养老人支出纳入到专项附加扣除范围。
【热点介绍】
二审稿的这一变化,不仅回应了公众预期,更适应了我国社会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过去十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个基本趋势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二孩”政策的逐步落地,人口抚养比不断提升,这意味着劳动者的抚养成本也随之提高。如果个税不做相应的调整,劳动者的实际税负将呈现上升趋势。这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劳动者需要支付更多的收入用于抚养上一代和下一代。而且,从趋势看,两个因素将导致抚养支付逐步提高。一是我国老年人比例快速提高。二是二孩政策放开后,中长期生育率的逐步提升将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两个因素叠加,使得劳动者的总抚养比不可避免地上升。 更重要的是,当前抚养成本的结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在进一步增长。比如,在赡养老人上,一般的物质型抚养成本,如食品等支出占比将逐步下降,但医疗、护理等服务型支出占比将不断提升。因此,适应劳动者抚养支出占比逐步提升的趋势,个税法二审稿把赡养老人等支出纳入到抵扣范围,客观上有利于减轻劳动者的税负。
住宅70年自动续期:给全社会吃下“定心丸”
【热点介绍】
恰如学界此前期待的那样,民法典物权编草案对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续期问题,作出了自动续期的原则性规定。草案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这样的制度安排,早有端倪。2017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接受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外记者采访时,就对记者提出的“房屋70年产权到期后怎么办”问题给予答复,他表示:“房子70年产权可续期,无需申请,无前置条件!”
【热点介绍】
住宅,是人民群众的安身立命之本。不少人奋斗几十年,耗费终生积蓄,就是梦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更直白一点说,当下中国许多家庭的实际财富,主要体现在所拥有的房屋价值上。因此,住宅建设用地的使用权问题,自然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基本财产权,可以说是保障公民财产权无法回避的一个基础性命题。但就目前的立法来说,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永久性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期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两者之间,注定了是一组需要调和的矛盾,即在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之后,房屋所有权能否继续存在?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直接消解公众的财产安全感。有恒产者有恒心。显然,民法典物权编草案自动续期的制度设计,切中肯綮,直接确权,是对公民财产权的重要保障,回应了公众对住宅土地所有权的普遍关切,给全社会吃了一颗“定心丸”。
“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还应导入法律框架
【热点介绍】
这两天,一段“女医生自杀”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据媒体报道,8月20日,四川德阳的安医生和丈夫去游泳,泳池里两个13岁男生“可能冒犯了”安医生。安医生让他们道歉,男生拒绝并朝其吐口水,安医生丈夫就冲过去将男生往水里按。之后,男生家属在洗手间打了安医生。双方最后报警,安医生丈夫当场给孩子道歉了。但第二天对方闹到夫妻俩的单位去,还让领导开除安医生。安医生情绪变得很差,25日不堪压力的她选择了自杀,最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热点介绍】
在网上,很多人将矛头对准了男生家属,对其道德鞭挞,这也是痛惜涉事医生离去之余的情感宣泄。但越是这样,越需要法律层面的审视。从泳池冲突的视频看,安医生丈夫及男生家属的“应对”,都有逾矩之嫌。安医生的丈夫打了孩子,有些失当,也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男生家属,事后“报复性”地殴打安医生,也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在法治社会,冲突应当在法律框架内解决,迷信暴力、私自报复只会让事件走向失控。或许这一结局男孩以及家人未曾预料,但当他们在协调之后仍然不依不饶就该意识到,自己已越了界,也必须承担越界的后果。我们希望该事件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以告慰一个不幸逝去的年轻生命,也让类似悲剧不再重演。
1.3亿用户信息被泄露,不能没交代
【热点介绍】
近日,国内首家多品牌酒店集团——华住集团旗下酒店的海量数据疑似被泄露,并正在暗网被打包出售,其中涉及了包括姓名、手机号和身份证号等共计约5亿条信息,涉及1.3亿人。数据的打包售价为8个比特币(约合人民币37.6万元)。目前,华住酒店集团发表声明表示,已第一时间报警,正在调查相关信息是否来源于华住集团。
【热点介绍】
我们似乎早已裸奔于大数据时代,很多人对个人信息泄露已见怪不怪。饶是如此,这则新闻仍让很多人如惊弓之鸟,这次泄露的信息范围之广,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涉及人数1.3亿,开房记录信息2.4亿条……该数据将华住旗下汉庭、美爵、禧玥、漫心、诺富特、桔子、全季等高中端酒店一网打尽。可以说,中国全部“出差族”的身份信息几乎全军覆没。当下,信息即数据,数据亦资产。当数据上升到以亿计数的量级时,那就是个社会安全议题。商业巨头们不遗余力地从用户那里收集各色各样的信息,然后录入、收集、分析,试图从中攫取有用的信息、进行客户特征画像并获取利益。可与此同时,大型网站被撞库、客户海量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事件再三发生,也暴露出有些企业对客户信息保护的不力。
滴滴CEO道歉:有些毒就该刮骨以疗
【热点介绍】
8月28日晚,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总裁柳青公开发表了一份“郑重道歉”,称“在短短几年里,我们靠着激进的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狂奔,来证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这一切虚名都失去了意义”,并表示“滴滴不再以规模和增长作为公司发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为核心的考核指标,组织和资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体系倾斜”,同时顺风车业务在安全保护没有获得用户认可之前无限期下线。
【热点介绍】
在温州女孩乘滴滴顺风车遇害4天后,程维、柳青发表致歉信,是应有之举。意识到“好胜心盖过了初心”、“靠着激进的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狂奔”在逝去的生命面前没有意义,也是对汹涌舆情的一种回应。百日之内,滴滴顺风车发生两起命案,暴露了滴滴在资质审核、风险防控、客服体系等方面存在较大漏洞,这也是标榜用科技的力量让出行更美好的滴滴前进路上的一道“坎”。某种意义上,滴滴顺风车遭遇的这两起命案,固然有其偶然性,但墨菲定律下,发生这样的悲剧却不可避免。从目前舆情看,滴滴顺风车的既有问题成了舆论之箭对准的靶心,很多批判火力还延烧至其商业逻辑、社会责任伦理层面。这里面反映出的很多真问题,都需要滴滴去直面,有些毒就该刮骨来疗,这也考验着其革弊布新的决心。网约车的存在价值不可否认,但前提是兜住安全底线。拿这次事件来说,苛刻的舆论监督也是基于这份诉求,这对企业也是种倒逼,也有助于推动这些新业态尽快走上健康发展之途。网约车平台对公众便利出行需求的满足,对资源利用率的提升,确实能支撑起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怎样避免其“新业态”设定被管理漏洞给拖累,是这些平台要认真考量的命题。“风物长宜放眼量”,滴滴也理应承担起与其能力匹配的社会责任期许。
多些“数据跑腿”,让“异地办”渐成常态
【热点介绍】
近日,“网上北京市公安局”正式上线试运行,迁户口、办身份证等120项公安事务可在网上预约办理。
【热点介绍】
可以预期,这也会给许多人带来实打实的便利。这些做法是对“办事难、办证多”沉疴的消解,也是通过对原有服务方式升级的方式,向行政效能提升要便民潜力。而其之所以能“问世”,究其根本,在于国家、省市不同层级之间政务信息共享的增进,打破了此前的“信息孤岛”状态。希望各地方、部门继续秉持着“解痛点、克难点、疏堵点”原则,深度挖掘民众需求,以开放性、动态性的观念完善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平台,让政务服务体系在一体化、无缝隙方面更进一步,进而将“能网上办就网上办”变成政务服务的常态景象。
治污降霾怎成了强制“洗车生意”?
【热点介绍】
据国务院督查组收集的线索反映,在陕西省彬州市的三处路段,一些人打着治污降霾的旗号违规设置车辆冲洗站,强制收取过路车辆洗车费。对此,国务院第27督查组“放管服”专项组进行了暗访,查实了上述情况。三个冲洗站卡住彬州几乎所有的交通要道;本地车不强制,而所有外地过路大货车无论是否干净、是否空车、货物是否能沾水,一律要求进站洗车;不到5秒钟的冲洗,收费20元;交警指挥、警车震慑——违规收费竟如此明目张胆、大义凛然,令人咋舌。
【热点介绍】
车辆冲洗费收据上,盖有“彬州市治污降霾车辆冲洗站”和“咸阳强彬工贸有限公司”的公章,此外还有交警部门深度参与其中。背后涉及的问题,不仅是任性权力的滥用,还有权钱交易的可能。到底是谁,拍板允许设置车辆冲洗站强制收费,收到的钱又都进了谁的腰包,无疑需要彻查和严惩。一个地方对过路大货车尚且雁过拔毛,权力如此任性妄为,乱收费想收就收,明目张胆毫无忌惮地割韭菜,谁还敢去投资兴业呢?打着治污的旗号,做着敛财的生意;把管理变成了创收,把服务搞成了收费——相比大气污染,这种违背依法行政的“雾霾”才最该“治”。
“给狗看急诊”是另一种“医闹”
【热点介绍】
据媒体报道,26日凌晨,南宁一男子带着宠物狗到广西民族医院急诊科,要求值班医生救治他的宠物狗。被拒后,该男子情绪激动,大闹医院。最后,经保安进行强制驱离医院。据了解,该事件大约持续了20分钟,正是急诊内外科伤员集中入院抢救的高峰时期,严重影响到医院对病人的正常抢救。
【热点介绍】
医院是需要安静的地方,尤其是患者,心里背着沉重思想包袱,希望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得到缓解。男子将宠物狗带进医院大喊大闹,不仅会影响到患者们的休息,更会影响到医生对急诊患者的救治。何况狗身上带有细菌,势必会影响到医院的卫生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讲,将狗带进医院,对于医院、医生和患者来说,是另一种“医闹”行为。一些喜欢养宠物的朋友,应文明守法,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要让宠物干扰他人的生活空间,更不能让宠物擅闯非宠物医院,人为制造医患矛盾。
“放大招”治恶俗婚闹,并非多管闲事
【热点介绍】
民政系统在领证时向新人宣讲不文明婚闹行为危害,逐一签订《抵制恶俗婚闹承诺书》;公安系统进行专题研究,加大劝导、纠正、执法力度;团委、妇联在青年、妇女群体中发起遏制恶俗婚闹、倡导喜事新办的主题实践活动,且妇联要围绕妇女维权,开展杜绝骚扰亵渎伴娘、新娘主题活动……8月24日,山东日照市召开遏制恶俗婚闹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会议,就遏制恶俗婚闹行为进行了专题部署,引发社会关注。
【热点介绍】
把新郎绑在电杆柱上侮辱,撕扯伴娘衣裙,要求新人当众做不雅动作……恶俗婚闹受诟病已久,既不雅观,也偏离了公序良俗。此前还发生过“新郎遭灭火器猛喷险丧命”之类的悲剧;而有的地方出现的按尺度收费的“职业伴娘”产业链,也因此而生。在此背景下,对那些逾越法律边界的婚闹,有必要因势利导。这无关干涉私域、多管闲事——在法治社会背景下,看待婚闹现象时,也有必要引入权利和法治视角。有些婚闹行为已伤害到公共文明,而不只是“私人行为”。考虑到婚闹跟移风易俗关联紧密,那种温风化雨式引导倡导和高压打击结合的做法,显然不宜只是雨过地皮湿、一阵风就过,而应提升到公共文明的高度,进行靶向施治、精准治理——在拿捏好分寸、矛头对准“恶俗婚闹”并避免将打击面扩大化的前提下,实现常态化、长效性整治,并拓宽治理效力的辐射面和下沉层次,让更多人自觉跟恶俗婚闹说不。